黨的建設
11月19日,武漢巖土所召開第十屆第四次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第七屆職工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所領導、黨委委員、職工代表、特邀代表共約100余人出席會議。上午會議由工會主席吳青麗主持、下午會議由工會副主席趙亮主持。
在第十屆第四次工會會員代表大會上,工會副主席孟慶山研究員作題為“凝心聚力,團結奮斗,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的工會工作報告。報告指出,在過去的一年中,研究所工會在所黨委和上級工會的正確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密圍繞研究所中心工作,強化思想引領,優化服務,開展文體活動,做好工會福利工作,增強職工獲得感、幸福感,取得顯著成績。與會的工會會員代表對工會工作進行了“會員評家”測評。
隨后召開第七屆職工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
會上,所長薛強作了研究所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報告以“勠力同心謀發展 同頻共振向未來”為主題,報告了研究所在積極爭取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人才隊伍培養、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考核評價體系構建、支撐保障條件體系建設、院地合作及成果轉化、對外交流與科學普及、學科建設與研究生培育、黨建工作與創新文化建設等方面研究工作。報告指出,在全所廣大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院黨組重大決策部署,扎實推進研究所創新研究工作,作為主持單位首次實現湖北省科技一等獎三項(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全滿貫”的突破,并取得了湖北省科研院所新增專利數量第一的驕人成績,彰顯出全體職工團結一心、共謀發展的精神風貌。
報告強調,研究所要緊密圍繞搶占科技制高點核心任務,深化創新內涵,夯實研究所在重大工程災害防控、資源與能源高效安全開發、海洋與生態環境保護三大領域中創新研究工作,同時積極拓展太空巖土力學和極區巖土工程前沿交叉領域。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科學前沿重大問題,做好選題機制和創新組織模式,頂層設計并積極規劃“十五五”戰略部署,包括在深地、重大自然災害、雙碳、深海極地等領域的集中攻關重大任務,借助學科交叉融合優勢,進一步提升研究所創新效能。要持續推動學科方向中心化改革,依托“5+1+1”大平臺、大團隊集聚攻關,逐步將人財物配置到研究中心,通過部署“種子基金”“揭榜掛帥”等項目來最大程度提高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發揮創新活力。針對研究所運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要以“保障職工切身利益、優化單位管理體系、提升管理服務效能”為出發點,將制約創新發展事業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融入到創新跨越發展的工作實踐中去,一是聚焦創新導向,細化問題清單,增強發展原動力;二是完善運行機制,深化機制變革,盤活集體戰斗力;三是強化執行力度,強化內控體系,提升制度執行力;四是做好服務保障,優化服務支撐,加快資源保障力。要切實解決職工關心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增強全所職工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為研究所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報告要求,全所職工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繼續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大會精神,按照院黨組“聚焦布局、重塑隊伍、提升效能”的總體思路,以“強基礎、抓公關、聚人才、促改革”為重點,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更實舉措開展創新研究工作,切實提高履職盡責能力,發揚職工主人翁意識,以更加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全面完成2024年的工作任務目標,努力產出一批關鍵性、原創性、引領性重大科技成果,精心規劃“十五五”總體戰略部署,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研究所創新跨越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紀委書記吳青麗向大會作反腐倡廉工作報告。報告深入解讀了與科研誠信相關的文件和院警示教育案例,并對2024年研究所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通報,提醒大家引以為戒。報告還補充說明了黨紀學習教育要求監督檢查的“三項紀律”修訂及其執行情況。
提案審查組向大會作提案工作報告,詳細匯報了提案的征集、審查、辦理落實情況及本次會議提案征集要求??蒲杏媱澨幒腿耸陆逃幉块T負責人分別就科研項目申報管理、研究所工作紀律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向大會進行了全面宣貫。
各職工代表團團長對分組討論情況進行交流發言,審議通過所長報告、財務報告,并對擬修訂規章制度提出修改意見。工會副主席周輝研究員作大會總結。
大會還對研究所2023-2024年度“優秀工會干部”、“工會積極分子”、“優秀人才薦才獎”、“最佳文明個人、先進個人”獲得者進行了表彰。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