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院要聞
4月28日,武漢分院舉辦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儀式,湖北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葉賢林,湖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朱志斌,中科院武漢分院院長袁志明,院屬在漢各單位分管領導、科普教育基地負責人等相關人員參加活動。
袁志明感謝湖北省科協長期以來對武漢分院及系統單位工作的支持,對獲得榮譽的單位致以祝賀,對堅守科普一線的科技工作者表示敬意。他總結了武漢分院近年科普工作取得的成績,也對疫情常態化形勢下的科普工作提出新要求。他說,作為布局湖北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分院將繼續在高端科技資源科普化、科普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育基地的建設和開放、科普人才隊伍的建設等方面作出積極探索,逐步形成科普作品專業化、科普形式時代化、科普對象大眾化、科普活動基層化的科普新模式,為湖北科技強省的建設貢獻應有的力量。
朱志斌宣讀了《中國科協關于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決定》,葉賢林為“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館”、“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病毒標本館”、“武漢大地測量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和“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5家基地授牌。
葉賢林在講話中指出,武漢分院為公民科學素質提升做出的貢獻有目共睹,特別是在疫情暴發期間主動擔當,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希望中科院進一步踐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使命擔當,加強科技成果的宣傳和科普工作,將科學研究領域的“硬實力”轉化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軟實力”,不斷提升科普公共服務能力,推進新時代科普工作模式轉型升級。他表示,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湖北省科協將和武漢分院繼續緊密合作,為推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會后,葉賢林一行現場調研了中科院精測院十米原子噴泉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