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研進展

科研進展

赤水河長江鱘自然繁殖試驗取得突破

發表日期:2025-04-18來源:水生生物研究所放大 縮小

416日,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主導的“長江鱘自然繁殖試驗”取得突破。被宣布“野外滅絕”的長江鱘,首次在赤水河實現自然產卵并孵化,邁出了長江鱘野外種群恢復的關鍵一步。

長江鱘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歷史上主要分布在長江上游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受人類活動影響,長江鱘野生種群基本絕跡。早在2000年左右,長江鱘已停止野外自然繁殖活動。20227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長江鱘野外滅絕。

赤水河是長江上游唯一未干流沒有筑壩的大型一級支流,同時也是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珍稀瀕危魚類保護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在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指導下,20254月,水生所聯合赤水市農業農村局、中國三峽集團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等單位在赤水河開展長江鱘自然繁殖試驗。試驗選擇在貴州省赤水市復興鎮大魚壩水域進行,通過溝渠引流和底質改造,營造約8000平方米的天然產卵場。43日,向試驗水域投放長江鱘親魚20尾(雌、雄魚各10尾);412日晚,發現長江鱘開始在引流槽聚集;413日晨,采集到首批受精卵,估算該批次產卵量約20余萬粒。經室內培育,證實該批魚卵為已完成受精的長江鱘受精卵。416日,在試驗現場成功采集到長江鱘初孵仔魚。水生所后續將通過科考捕撈調查和環境DNA技術,持續跟蹤監測自然繁殖的長江鱘后代在赤水河活動和生長狀況。

本次試驗的成功,為后續長江鱘自然種群的恢復,提供了重要理論和技術支撐。


43日親魚引入

413日采集到首批受精卵

413日水下觀察到的受精卵

416日現場采集到初孵仔魚

試驗現場工作

試驗現場全景

附件: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亚洲人成图片小说